何亮亮:“鬼才指挥”的激情与创新

2024-09-21 10:52:19 admin

在中国,鬼才指挥提奥多·库伦奇斯被称为“鬼才指挥”。何亮

用震撼和征服来形容提奥多·库伦奇斯率领音乐永恒乐团在中国的激情首秀的反应,一点也不过分。创新人们或许不太熟悉这位指挥,鬼才指挥但只要在现场观赏他的何亮演出,就没有不折服的激情。

在北京的创新国家大剧院观赏库伦奇斯的第一场音乐会。此前在社交媒体看过他指挥的鬼才指挥演出,最大的何亮启示是,这种风格给古典音乐舞台注入了清新之风,激情能够吸引青年一代喜欢和理解古典音乐。创新在音乐会现场观赏之后,鬼才指挥这种感觉更为强烈。何亮“古典音乐已经死亡”是激情西方一些乐评家的悲叹,死亡之说过分,但是古典音乐的年轻观众少、乐团和指挥的老化却是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库伦奇斯如横空出世,搅动了一潭死水。

在中国,库伦奇斯被称为“鬼才指挥”,用鬼才形容其人,倒也确切。身高大约一米九,一身黑衣,手指细长,不用指挥棒,站在指挥台上,动作幅度极大,如同舞蹈家,有时简直要跳到乐池里,有时则弯腰如大虾;乐队则是站立演奏,在中国演出时小提琴和中提琴手站立。库伦奇斯和乐团之间的互动、交流与配合极为融洽。乐团成员普遍年轻,经过20多年的打磨,这群年轻音乐家对作品的理解与演奏超越古典音乐的内涵,独特的站立演奏又颠覆了一以贯之的传统方式,在舞台表现方面给予观众强烈视觉冲击,鲜活的音乐能量结合“特立独行”的新型模式就不难理解“鬼才”的创新为什么成功。

在北京演出结束后,观众长时间鼓掌叫好,库伦奇斯用英语说,为大家演奏一首“我的祖国的乐曲”,乐曲过门响起,熟悉的旋律使现场观众开始激动,这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希腊人库伦奇斯为什么要称俄罗斯为祖国,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对俄罗斯文学与音乐的热爱。1972年出生在雅典的库伦奇斯自幼即有音乐天赋,4岁开始学钢琴,7岁开始学小提琴,12岁入雅典音乐学院系统学习,22岁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俄著名音乐教育家穆欣学指挥。值得一提的是与库伦奇斯同期到北京和上海演出的俄罗斯著名指挥格杰耶夫(乐迷戏称“姐夫”者)先后受教于穆欣。

库伦奇斯崇拜普希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更是情有所钟。作为七零后的音乐人,他在思考如何在古典音乐领域创新,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2004年起他先后在新西伯利亚歌剧芭蕾舞剧院和彼尔姆歌剧和芭蕾舞剧院担任音乐指导,在这两个剧院,库伦奇斯创办了音乐永恒乐团和音乐永恒合唱团。有关的纪录片总是以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城市为背景,记录了库伦奇斯活动的轨迹。乐团成员来自十五个国家,库伦奇斯通常以英语和乐手、歌手们沟通,他在排演歌剧时甚至会直接示范歌唱家演唱某一咏叹调。库伦奇斯在充分学习和理解古典音乐的基础上,以激情开创了创新之路,也逐渐获得了欧洲主流社会的认可,多次应邀在欧洲主要的音乐厅演出,受到青年观众的喜爱。今年最后两个月库伦奇斯在欧洲的演出已经排满了。

“音乐就是使命”,库伦奇斯不仅熟悉俄罗斯音乐,指挥古典音乐大家的作品同样是他的精心之作。他认为莫扎特是最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到莫扎特为止”。而他指挥的马勒作品,被荷兰乐评家认为“马勒的演绎分为库伦奇斯之前和之后两个时代”,评价甚高。“鬼才”是音乐家、诗人、更是多才多艺的演员,当他站上指挥台时,这个身着皮衣、皮靴、有耳钉的指挥又像是摇滚青年。生活与事业的有趣结合在其进入中年之后,虽然服装和发型开始趋于传统,却更增添了不凡魅力。库伦奇斯有时也参与弦乐四重奏演出的钢琴部分。这位音乐家甚至在俄罗斯电影《列夫·朗道》中客串过。

如果库伦奇斯与王羽佳合作演出普罗科菲耶夫或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那一定是天作之合。更希望“鬼才”和他的乐团多到中国演出,如西伯利亚雪原强劲的风,在所到之处响彻着高昂、动人心魄的韵律。

(何亮亮)

友链


  • 文章

    6

  • 浏览

    747

  • 获赞

    8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